中国的互联网支付行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进入21世纪以来,普惠金融往多种金融服务发展的方向推进。2015年年底,国务院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普惠金融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如果数字技术真的可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那么,互联网支付显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在中国语境的互联网金融中,互联网支付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甚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源头。同时,通过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编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也可以看出互联网支付也是目前中国发展最为成熟的互联网金融行业。
互联网支付的普惠金融价值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最早发展的板块,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是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最为成熟的行业之一。互联网支付在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服务小微型企业和个人用户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普惠金融价值。
具体而言,互联网支付的普惠金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互联网支付填补了一些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
支付服务是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和降低成本的需要,银行并没有满足所有客户的支付需求,这就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例如,现代银行和资本市场是为了支持海上贸易而出现的,而现在的支付宝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则是为了支持网上贸易而出现的。
网上贸易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家不看到钱不会发货,买家不收到货也不愿意付钱,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大规模地开展网上零售业务。支付宝创立之初,依托的是源于海上贸易的银行结算,很难支持这种网上零售结算。为了支持网上贸易,阿里巴巴创立了支付宝,建立第三方信用,买家先把钱打到支付宝账户上,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确认后,支付宝再把钱转给卖家,这样就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不信任的问题。所以,支付宝的核心功能已经不仅仅是支付,而是包含了第三方信用。
互联网支付具有极大规模效应和成本领先优势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显著减少了交易环节,强化了互联网支付的边际成本递减的特征,进而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固有的“二八定律”,促进金融行业间支付活动交易费用降低。支付宝目前单笔支付的成本不足2分钱,在这方面,中国的互联网支付不仅优于传统金融机构,还优于美国的支付机构。这一特征使得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在小额支付业务上更有优势。
而且,互联网支付利用搜索引擎、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进一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规模效应,有助于平均成本的降低,这一点对拓宽小微客户的投融资渠道尤其重要。
互联网支付有更强的触达能力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支付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基本属性。由此,支付活动的渗透面和交易人数大大提升,客观上满足了普惠金融广覆盖和可获得性的基本要求。与传统普惠金融对物理网点的依赖不同,互联网支付可以克服物理网点的限制,具有更强的触达能力,让更偏远地区的居民,也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便捷、丰富、高效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支付对传统金融的倒逼促进了金融创新
金融,特别是传统金融,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嫌贫爱富”,很多人被排除在金融服务的范围之外。因此,以互联网支付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兴旺发达,并不是因为中国人比其他国家更富有创造精神和冒险意识,而是因为中国的传统金融行业留下了很多空白地带。
互联网金融,作为“搅局者”,在广泛参与各项金融业务之后,也大大地激发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几年前,如果要向亲友转账,就要在不同银行间寻找手续费最便宜的一家,而现在用手机支付宝钱包转账,迅速到账且无手续费。在此刺激下,2016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商业银行,联合宣布手机银行转账免除手续费。这也就是一些人所希望的以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
互联网支付模糊了货币和金融产品的界限
随着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发展,互联网支付开始具备了金融商品的属性,这被认为是互联网支付区别于其他支付手段的重要特征。金融商品属性是指在商品能够给客户带来盈利的同时,又作为金融商品,对货币变化十分敏感。互联网支付的金融商品属性具有一个典型特征,即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要么本身就是金融商品,要么能够自动在金融商品与支付手段之间进行转换,通过转换来实现价值。
换言之,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只需要拥有一个账户(如支付宝账户),通过电脑或手机动动手指,就可以把货币与金融商品连接起来。不进行支付时,个人账户上的数字是金融商品,进行支付时,个人账户上的数字是货币。转换的过程在瞬间完成,这一切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而在处于互联网时代的现在则可轻松实现。
互联网支付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源头,也是数字普惠金融普及程度最高的业务形式。它不仅方便了商家和消费者,还极大地改变了经济与金融的模式,同时也促进了整个金融业的变革。
LATEST NEWS
新闻中心
18923760770
联系人:周经理
手 机:18923760770
邮 箱:zxming@hezhongying.com
三合一工商服务办理中心 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大道优城商务大厦B座1201
扫一扫 加我微信